日前,在北京召開的“2011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論壇上,北京一家大型分析儀器企業的總經理談起衛生部幾天前剛剛重新匯總發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時如是說。這份“黑名單”上,47種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中,有25種尚無檢測方法;22種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中,也有12種的檢測方法一欄是欠缺或干脆填著“無”。
“那你們公司怎么樣?”論壇的女主持人問一家日本分析儀器公司的負責人。
她得到的回答是:“我們的技術人員經過努力,已經基本實現全部項目的檢測!
“一半”和“全部”,真實體現了儀器行業國內企業與國外公司在技術水平方面的差距。
逆差再創新高
在亞洲,我國是除日本外很大的科學測試儀器生產國。
此次年會上,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秘書長閆增序介紹了2010年國內科學測試儀器行業的發展狀況。與相對萎靡的2009年相比,2010年整個儀器儀表行業的總產值達到1899億元,同比增加27%。出口呈現強勁的復蘇勢頭,達143億美元,同比增幅34%。
但是該行業進口總額更大,達到290億美元;增長也更快,同比增幅為39%。
“儀器行業進出口逆差繼續擴大,達到147億美元,再創紀錄!”閆增序說。
其中,科學儀器是逆差“大戶”,數額達94億美元,占全行業逆差的64%。而且,進口儀器基本壟斷了高端產品市場,并向中低端產品擴張。
所謂高端產品,價位自然也不會低。
上周的一個會上,記者聽安捷倫的一位客戶經理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坐飛機時遇到一位養雞場的老板,談及越來越繁雜的食品安全檢測項目,他熱心地向這位老板介紹安捷倫的儀器性能如何優越,檢測速度如何快捷。
養雞場老板對他們的產品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問買這樣一臺儀器要多少錢。他回答說一兩百萬吧。
結果,這位老板瞠目結舌,一拍大腿嘆道:“?我得賣多少只雞才能買回這樣一臺機器呀!
他的故事講完,許多人不禁莞爾一笑。
但是,在國內儀器儀表行業的研發人員聽來,卻是另一番滋味。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學院教授范世福告訴《科學時報》:“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對科學檢測、分析技術與儀器提出迫切要求,而中外產品的性能、質量現狀的明顯差距,使用戶不得不花大價錢忍痛購置進口儀器以敷急用!
范世福從事儀器儀表研發工作已經幾十年,他形容國內從事儀器研發和生產的人員“幾十年來都為此憋著一口氣”。